六年级阅读教学开放活动

作者:时间:2017-02-08来源: 点击:

一、活动背景

为了帮助家长亲身感受孩子在校的阅读状态,进一步了解孩子的语文学习情况,促进家校共育,故邀请家长参加阅读教学听课活动,并提出宝贵的建议。

二、听课安排

授课班级

课题

上课教师

六(1)班

《青海高原一株柳》

陶玉芳

三、课堂教学展示

【板块一】诵《咏柳》,联想女子形象→揭题,点明文体性质→读第5自然段,从词句中感悟这株高原柳的“男性”特征,板书关键词“粗实、坚硬、高大、苍郁”,读出 “男子汉”的特征来。

【板块二】

1、聚焦问题:它为什么和平常的柳树不同呢?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,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?

2、启发思考:一般来说,看到这株柳树才会产生疑问,但文中这个问题是在柳树形象描写之前还是之后?先有疑问后有形象。为什么要这样写?

3、引导学生纵观前四个自然段,从作者对青海柳的印象,一直到第五自然段揭晓柳树的具体形象,从中感悟“设悬念”手法的运用及效果,感受作者的独特感受

【板块三】

1.自由读写作者想象高原柳成长过程的三个自然段,找到一个最具概括性的词语。

2.为什么说这株高原柳是个“奇迹”呢?

(1)第六自然段:发芽 关键词是“恰遇”,是“有幸”

(2)第七自然段:壮大 一个字——“又”,一回又一回,一次又一次,接连不断地创造着生命的奇迹。

(3)第八自然段: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写了家乡灞河之柳来衬托高原上的柳。

(4)指读第九自然段:生命的奇迹 指导反复朗读上面一句话,感悟这是一株(神奇)的柳树。它是一个不可思议的(奇迹)!

(5)抱怨、畏怯、抗争是对生存环境和命运的三种态度。选择抗争才能生存,才能壮大,才能成为一方独立的风景,创造出生命的奇迹。所以,这取决于它的态度。

(6)面对这样一株柳树,作者有怎样的情感?【敬畏!】敬畏的不仅仅是它的形象,更是它对命运的抗争。是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改变了命运。

【板块四】引导学生联想相似的人、事、名言;学用关联词说一说文章表达的主题;在情境中想象自己会成为一株什么样的柳树?万一身处不幸,甚至是绝境,又该怎么办?总结,完善板书

四、家长填写课堂教学反馈表

五、评课:陶玉芳老师教学《青海高原一株柳》第二课时的设计将教学内容分为了三大板块:一是精读第五自然段,通过对比感受“这株柳”的形象,二是浏览1-4自然段,发现“悬念手法”在散文中的运用与表达效果;三是细读6-9自然段,感受“这株柳”是一个“生命的奇迹”,从而充分体会其抗争精神。板块教学使得教学目标显得非常清晰,而且并不杂。但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达要精炼,指导与评价时要准确,导向一定要明确而富有激励性。陶老师本课时教学任务完成得很好。

关闭